欲盖弥彰

[欲盖弥彰]  春秋时,邾国大夫黑肱悄悄将本国的一座城市送给鲁国,希望鲁国在政治上给他以庇护。鲁国的史册上便将这件事记载下来。鲁人在议论此事时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名字应该很好的保护,不应该使其受到玷污。凡是盗窃城市反叛国家的人,其罪状应写在史册上,使他成为终生罪人。有的人本来想求名,而史册上却不见他的名字;有的人干了坏事,要将自己的名字隐藏起来,而史册上却偏偏记下他的名字(原文是“欲盖而名章”。“章”,同“彰”。),这也是为了惩罚那些不道德的人啊!后人用“欲盖弥彰”形容企图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暴露得更加明显。

[出典]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知其已。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已。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齐豹为卫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义,其书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贱而必书。此二物者,所以惩肆而去贪也。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名有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若窃邑叛君,以檄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置力焉。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

赞 (0)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