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记

渝东门有县邑曰巫山,因山而名。巫山,犹山之展览馆。域内群峰竞秀争妍,迤逦崔嵬,面貌峥嵘,其青未了。中有十二奇峰,星罗长江三峡之巫峡,屏列大江之南北,谓: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净坛、起云、飞凤、上升、翠屏、聚鹤者云云。然唯神女峰独著天下,蜚声海外,风流千古,成灵性山水之绝响。何也? 江阳青峰壁立摩天,连绵数里,重峦叠嶂,几无阙处。陆放翁《入蜀记》载“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距城东十五公里许,一危石突兀于青峰云霞间,宛然二八妙女,婷婷袅袅、妩媚动人,此所谓神女峰者也。神女者,瑶姬也。瑶姬谓谁?天宫瑶池宫西王母之第二十三女也。瑶姬其女,柔如水,刚如铁,美如花,善如佛,智绝顶,性放达,如云燕,似脱兔。其走若风,其行若云。常在瑶池畔看荷,惯于蟠桃林摘星。淘气顽皮似哪吒,乖巧可人比龙女。西王母之掌上珠,玉帝爷之千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下界已历“春风杨柳”之尧舜,时值禹王,洪水齐天,苍生饿殍,哀鸿遍野。八月十五中秋夜,瑶姬耐不住天庭寂寞,约十二仙子腾云驾雾,遨游四方,俯察万类。自东海云游至巫邑地界,惊见十二恶龙兴风作浪。但看:翻江倒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水盈庭,屋稀烂,树无皮,人伤残。禹亦困其间。姬闻禹“三过家门不入”久矣,感其志,遂助之。姬拔下碧玉簪,仙指点处,惊天炸雷频响,十二恶龙碎尸万段,坠地纷然。然龙之尸骨堆成座座崇山峻岭,填谷塞道。水急升,漫山漫岭,蜀国盆地,顷刻汪洋。正情急千钧一发之际,天兵奉西王母命拘拿姬回天。姬遂遗禹天书《上清宝经》(或曰《上清宝文理水》、《黄绫宝卷》)以治水,然未及示其详。姬终念红尘黎民苍生苦难,偕十二仙娥砸神链而走,若脱笼之鹄,反下界巫邑,助禹通三峡,解水患。功成,眷此间而不归。除水妖与渔夫,逐虎豹与樵夫,布云雨与农夫。光影流转,乐不思天。久之,化十二奇峰立江之南北。而神女所化神女峰,至东至高,至先迎来灿烂朝霞,至后送走绚丽晚霞,是故又名“望霞峰”。百姓感神女之恩德,尊为“妙为真人”,筑神女庙(后改名凝真观)于神女峰对岸之飞凤峰。一平台现飞凤腰,此谓授书台,神女姬授书与夏禹者也。后县城东西亦筑庙各一。据《巫山县志》载:“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神女功德无量,巫邑人铭心刻骨。 然神女之名世,非只此一端。神女“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可谓风华绝代,惊艳绝世,堪称东方美神,可比西国维纳斯。神女之美,前人之述备矣,然则有文论“千个林妹妹,千个哈姆雷特”,有古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之,揽物之情,得无异乎?  余观夫巫国胜状,在神女一峰。万仞之上,刀劈斧削,一人形仙石立就,非鬼斧即神工。远观,一婀娜仙子嫣然如荷,亭亭玉立绝壁秀峰之上,风姿绰约白云轻雾之间。日月经天,地气行地,则风吹雨打、云起雾涌、霜降雪落、草木荣枯,朝暮之景变幻,四时之景殊异。若夫夏雨滂沱,满山淋漓,洪水襄陵,则“云腾腾,雾皑皑”,云山雾罩,缥缥渺渺,隐隐约约。风吹云走,云则时散时聚,时浓时淡,时断时连。俄而似海似涛,须臾若带若巾,霎时如丝如钩。堪比黄山烟云,恰似蓬莱仙山。仿佛间,神女其始来也,柔柳扶风,款款妙步,摇曳生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渐近,则花容月貌,明眸善睐,美目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镜”,媚眼似“冰皮始解,波色乍明”,狐媚妖娆之至!余心驰神荡,欲近之。然神女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游走云中雾里,瞬息不见。由是,观此山也,余慷慨有感:雾里看花,花更美。西国有论:美在距离。信哉,斯言! 至若秋至峡江,始则林寒涧肃,终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百里彤云,万重霞光;三月桃花艳,西游火焰山。可是“沧山如海,残阳如血”,莫非泼墨朱丹,神笔马良?一川红叶,任放荡,美醉香;渲染绚烂,宣泄奔放;摇曳浪漫,舞动颠狂。瑶姬之红裙,神女之盛装。置身此间,情景相融,人物两忘。精化风雨,神飞九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遥想神女当年,与楚王共赴巫山云雨,何其香艳,何其痛快!何其传奇,何其玄黄!众说何其纷纭,方论何其泱泱!楚宋氏子渊二赋,《神女》“发乎情,止乎礼”,弘淑女之懿德;《高唐》则“自荐枕席”,扬熟女之天性;玉夫子之神女,真人也,半天使半魔鬼,时庄时狂。唐元稹有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舒婷有“美梦忧伤,悬崖展览千年不如痛哭爱人肩头一晚”二说于其郢雪《神女峰》。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有论“楚民族第一圣母,同朔方中原之女娲,掌行云布雨。乃造福农耕文明之精灵,兼管男女婚爱之花神”,堪比东方观世音、西方丘比特。如此云云种种。由是,复观此山也,余亦有感:水中望月,月亦奇。神话如月,生活之影子,浪漫主义之源也。神话如谜,引天下仁者智者,百家争鸣。 嗟乎!予尝求江山之美,百思而不得其解。今以神女峰观之,则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神女峰之美,非止于峰,而在神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神女之美非止于貌,而在其德。虽北有洛神、南有神女,然女之极美者,妖精不居仙神之下,而神女仙子独美于人者,何也?盖神仙功德于人之故也。夫巫山神女,救民于水火,施恩德于四方,大美大德。神女,楚巫人之灵魂,原始先民之情感密码,巫文化之精神象征也。山水之美,美在山魂水魄,而山之魂魄却在神在仙在道,总之于人,于人之精神,人之性灵。故曰:神女峰,巫楚文化之标本,灵性山水之范本。此论可乎?时西历二零一一年八月十四日夜草就。
翻译:
重庆的东大门有一个县叫巫山县,该县因为山而得名(闻名)。巫山,就像一个山的展览馆。巫山县境内座座山峰争奇斗妍,连绵不断,山势高耸,险峻而苍翠,没有尽头。群山之中有十二座雄奇的山峰,星罗棋布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像屏风一样排列在长江的南北两岸,它们是: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聚鹤峰等。然而,唯独只有神女峰在天下扬名、四海共知,风雅之事久远流传,成为最为著名的有灵性的山水,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长江北岸的座座青翠山峰像墙壁一样矗立,直上九天,绵绵不断几里路远,重重叠叠的山峦险峰之间,几乎没有一点空隙。陆游的《入蜀记》上讲到“ 峰峦向上耸入云霄,山脚径直的插入江水中, 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么奇妙”。距离巫山县城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一尊高峻的石头在青翠的山峰和云彩霞光里矗立着,简直就像一个十六岁的妙龄少女,高挑柔美的身材,显得妩媚动人,这就是所谓的神女峰。神女就是瑶姬。瑶姬是谁?(就是)天宫中住在瑶池宫里的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这个女孩子,柔美得像水,刚烈得像铁,美丽得像花,善良得像佛,聪明绝顶,性情豪放不羁,如像云中的燕子,好似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她走路像一阵风,又像流动的云。常常在瑶池边欣赏荷花,爬上蟠桃树去摘星星。淘气顽皮得像哪吒,乖巧可人得好比小龙女。(她是)西王母的掌上明珠,玉皇大帝的千金小姐。上天有不可预测的风云,人间有不可预测的祸福。凡间已经走过了“春风杨柳”风调雨顺的尧舜时代,当时正是大禹当国王,洪水泡天,黎民百姓饿死了很多,啼饥号寒。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瑶姬耐不住天庭的孤独寂寞,相约十二个仙女腾云驾雾,遨游四面八方,从天上向下看芸芸众生、万千生灵。从东海云游到巫山县,吃惊的望见有十二条凶恶的巨龙正在兴风作浪干坏事。只见:翻江倒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水灌满了庭院,房屋被毁坏,树木被刮光了皮,人们残的残,伤的伤。大禹也被围困在洪水里面。瑶姬早听说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的事,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决定帮助他。瑶姬从头上拔下碧玉簪子,手指指到的地方,不断的响起惊天炸雷,那十二条恶龙变成万段碎尸,不停的落下来。然而龙的尸骨堆成座座崇山峻岭,填满了山谷,阻塞了河道。水位快速的上升,漫山漫岭,四川盆地,顷刻之间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天兵受西王母的命令,拘捕捉拿瑶姬返回天庭。瑶姬于是只好赠送大禹一本天书《上清宝经》(或者称为《上清宝文理水》、《黄绫宝卷》),以此来治理水患,可是还来不及详细的讲给大禹听。瑶姬最终忘不了红尘中黎民百姓的苦难,和十二个仙娥一起砸开神链而逃跑,就像挣脱笼子的天鹅,返回凡间巫山县,协助大禹疏通三峡,解除了水患。大功告成后,她眷念这地方而不愿意回到天上。为渔民清除水妖,为樵民驱逐虎豹,为农民施放云雨。时光流转,快乐得不思念上天。很久以后,竟然变成了十二座神奇的山峰耸立在长江的南北两岸。然而神女所变的神女峰,在最东面而且也最高,最先迎来灿烂的朝霞,最后送走绚丽的晚霞,因此又称为“望霞峰”。老百姓感于神女的大恩大德,尊奉她为“妙为真人”,在神女峰对岸的飞凤峰建造了一座神女庙(后改名叫凝真观)。一个平台出现在飞凤峰的半山腰,这就是所谓的授书台,是神女瑶姬传天书给夏禹的地方。后来县城的东西两边也各建起一座神女庙。据《巫山县志》记载:“赤帝的女儿瑶姬,没有回到天上死在了凡间,埋在巫山的阳坡,她就是神女”,神女的功德无量,巫山县的人民铭心刻骨永远记住了她。 然而神女闻名于世,不只是这个原因。神女“她刚出现的时候,灿烂得就像旭日初升照亮屋梁”, “当她走近一些的时候,皎洁得就像明月洒下的光辉”,“那相貌真是举世无双,那美艳真是人间极品。毛嫱见了她举起袖子来遮住脸,自知无法相比;西施与她见了面双手捂住脸,怎敢和她争艳”,可以说是风华绝代,惊艳绝世,堪称东方的美神,可以和西方国家的维纳斯相比。对于神女的美丽,古人的描述已经很详细了,然而有 “千个林妹妹,千个哈姆雷特”的文论,有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古语,因此,观赏景物的思想感情,难道不有所不同吗?  我看那巫山县的壮美景象,全集中在神女峰上。在万仞的巅峰之上,好像刀劈斧削一般,一个像人的形状的仙石立刻就出现了,鬼斧神工一般。远远的观看,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笑盈盈的像朵荷花,亭亭玉立在陡峭而清秀的山峰上面,在白云轻雾之间显得风姿绰约。日月在天上运行,大气在地上流动,就出现风吹雨打、云起雾涌、霜降雪落、草木荣枯的景象,(那么)早上和傍晚的景物就变幻多姿,一年四季的景色就各不相同。 要说巫山的夏天到了,那就大雨倾盆,满山湿淋淋的,大水漫上山丘,就会看到“浓云欢腾,白雾弥漫”的景象,到处云山雾罩,缥缥渺渺,隐隐约约。风吹动云儿流动,云儿就时而散开,时而聚拢来,时而浓,时而淡,时而断,时而连。(有时)突然像大海波涛翻滚,可马上又像玉带纱巾,瞬间又细小得像丝线银钩。可以和黄山烟云相比,恰好又飘渺得像蓬莱仙山。仿仿佛佛、迷迷蒙蒙之中,神女就向我走来了。她的腰肢柔美得像柔柳扶风,莲步细细,款款动人,婷婷袅袅,步姿优雅,“体态轻盈柔美像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像腾空嬉戏的游龙”;渐渐的越来越近,就看清了她的花容月貌,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含情脉脉。漂亮的眼睛“闪亮亮的就好像刚打开镜子时,冷冽的光芒突然从镜盒里透出来一般”,妖媚的眼睛就好像“薄冰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狐媚妖娆到了极点!我开始不能自持,神魂颠倒,心驰神荡,想接近她。可是神女却忽然东忽然西,忽然南忽然北,(像在捉迷藏)在云中雾里游走,眨眼功夫又不见了。因此,(我)观赏这座山,慷慨激昂,有所感触:雾里看花,花更美。西方国家有一种观点:美在距离。(我)相信这句话!至于说秋天到了峡江,刚开始时那就是树林山涧清冷肃杀,后来终于是漫山漫岭的红起来了,层层的树林全染红了。(就像)百里的红云,万重的彩霞;(又好像是)三月的桃花开得红艳艳的,(再好比)《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可是“沧山如海,残阳如血”,莫非是神笔马良在这里泼洒下一片红墨水?一河谷的红叶,任其放荡不羁的红个够,美丽醉香;渲染着绚烂的色彩,宣泄着奔放的激情;摇曳着浪漫的风韵,舞动着颠狂的情绪。(这红叶仿佛就是)瑶姬的红裙子,神女的盛装。身处其中,情感与景色相互交融,人与物两相忘记。精气化作风雨,(喜悦的)神色直飞九天。“精神自由自在,不受限制,飞九天,游远方” ,“默默凝神思考时,就会想象到千年前的生活;悄悄的改变面部表情时,眼睛似乎看到了万里之遥的情景”。(我)遥想到当年的神女,与楚王共享男欢女爱云雨之情,是多么的香艳,是多么的痛快!是多么的传奇,是多么的玄黄!是多么的众说纷纭,是多么丰富的宏论!楚国的宋玉的二篇(有关神女的)赋,《神女》篇“情感迸发,但要受到礼的约束”,弘扬淑女的美德,《高唐》篇里的神女就“自荐枕席”了,则是要阐发成熟女性的天性;宋玉老师的神女,是个真正的人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时而端庄,时而风骚癫狂。唐代的元稹有个诗句说“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就不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当代诗人舒婷有“美梦忧伤,悬崖展览千年不如痛哭爱人肩头一晚”二种看法在她的诗歌《神女峰》里面。闻一多的《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有这样的观点:(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圣母,同北方中原的女娲一样,掌管着下雨的事情。她是造福农耕文明的精灵,兼管男女婚爱的花神”,(她)可以和东方的观世音、西方的丘比特相比啊。像这样的看法很多。因此,(我)再观赏这神女峰,还有所感触:水中望月,月儿也奇美啊。神话就好像月亮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影子,是浪漫主义的源头啊。神话好比谜语,引得天下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引得百家争鸣。 哎!我曾经探求过山水美的道理,然而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以神女峰为例子来思考这个问题,就变得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了。神女峰的美丽,不只在于山峰本身,而还在于神女。“山不在于有多高,只要山上有神仙,这山也就闻名了”。神女的美丽不只在于她的美貌,而还在于她的德行。虽然北有洛神、南有神女,然而女人里最美的,妖精不在仙神之下,然而神女仙子却对于人来说独独是最美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大概是神仙对于人有功德的缘故吧。巫山神女,救民于水火,在天下播撒恩德,大美大德。神女是楚国巫邑人的灵魂,是原始先民的情感密码,是巫文化的精神象征啊。山水的美,美在山魂水魄,而山的魂魄却在神在仙在道,最终还是在人,在人的精神,在人的性灵。所以说:神女峰是巫楚文化的标本,是灵性山水的范本啊。这个论断正确吗?匆匆写作于公历二零一一年八月十四日的夜晚。

作者:第五季

赞 (0)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