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章选

辑选对日抗战文序

民国二十六年(1937)蒋公日记选

「倭寇已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又曰:「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失利之时,更须坚定初衷,贯彻到底。」
「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成败利钝,非所逆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列强如不受倭寇之挑衅,决无自动参战之理,祇要我能持久抗战,则倭必向列强挑衅也。」

国民政府迁都宣言(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十八 1937.11.20)

国民政府为迁都重庆,发表宣言,昭告中外,将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告曰:
「自卢沟桥事变发生以来,平津沦陷,战事蔓延,国民政府鉴于暴日无止境之侵略,爰决定以抗战自卫,全国民衆,敌忾同仇,全体将士,忠勇奋发,被侵各省,均有极急剧之奋斗,极壮烈之牺牲;而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暴日倾其海陆空军之力,连环攻击,阵地虽化煨烬,军心仍如金石,临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而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迩者暴日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国自决定抗战自卫之日,即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信义与世界和平计,皆无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衆,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衆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特此宣言,惟共勉之。」

国军离南京告全国国民书(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十四 1937.12.16)

此次抗战,开始迄今,我前线将士伤亡总数已达三十万以上,人民生命财产之损失,更不可以数计,牺牲之重,实为中国有史以来抵御外侮所罕觏。中正身为统帅,使国家人民蒙此巨大牺牲,责任所在,无可旁贷,中心痛苦,实十百倍于已死之将士与民衆,一息尚存,唯有捐糜顶踵,以期贯彻抗战到底之主旨,求得国家民族最后之胜利,以报党国,以慰同胞。敌人侵略中国,本有两途,一曰鲸吞,一曰蚕食,今者逞其暴力,陷我南京,继此必益张凶燄,遂行其整个征服中国之野心,对于中国为鲸吞,而非蚕食,已由事实证明。就中国本身论之,则所畏不在鲸吞,而在蚕食,诚以鲸吞之祸,显而易见,蚕食之祸,缓而难察。敌苟持慢性之蚕食政策,浸润侵蚀以亡我于不知不觉之间,则难保不存因循苟且之心,懈其敌忾同仇之义,驯至被其次第宰割而后已;今则大祸当前,不容反顾,故为抗战全局策最后之胜利,今日形势,毋寗谓于我为有利。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诚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故我全国同胞,在今日形势之下,不能徒顾虑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兹为我同胞约擧其要义如下:一、此次抗战,为国民革命过程中必经之途径。中国欲外求独立,内求生存,解放全民族之束缚,完成新国家之建设,终不能不经此艰难奋斗之一役。故对日抗战,乃三民主义与强权暴力帝国主义之战争,亦即被侵略民族对侵略者争取独立生存之战争,与通常国际间势均力敌之国家相互战争,大异其趣。故抗战之始,非不知我之武器军备一切物质力量远不如人,而我之革命精神终不当以此为之屈挠。稽之各国史例,凡革命建国之大业,本非旦夕所可期,所经之险阻愈多,则所获之胜利亦愈大;惟赖我革命精神无所挠屈,再接再厉,愈挫愈奋,则障碍摧毁之日,即最后胜利之时。敌人此次侵略中国,其最大目的,固不仅欲占我土地,屠我人民,灭我文化,而尤在消灭我三民主义与革命之精神;但是我革命精神一日不灭,即我国家民族亦一日不亡,且今日所遭之挫折,尚未达到艰危之极度,若遂自甘退屈,则精神一弛,国随以亡,奴隶牛马之辱,有十百于今日战争之痛苦而不止者。全国同胞须知任何国家,欲解除压迫,完成革命,决非少量代价所可希冀,此日多忍痛一分,将来成功亦多增一分,吾人为国家民族与世世子孙计,牺牲虽巨,无可避,亦无可辞,所谓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者此也。二、既明革命过程中之中国当以抗战到底为本务。则目前形势无论如何转变,唯有向前迈进,万无中途屈服之理。盖抗战虽不能必胜,而屈服即自促灭亡,与其屈服而亡,固毋寗抗战而败,战败终有转败为胜之时,灭亡永无复兴之望,国家独立之人格一隳,敌人宰割之方法愈酷,万劫不复,即永陷于沉沦。况战争成败之关键,常系于主动被动成分之多寡。此次抗战,绵亘五月,敌方最初企图,实欲不战而屈我,我方所以待敌者,始终为战而不屈,不屈则敌之目的终不能达,敌愈深入,将愈陷于被动之地位。敌如必欲尽占我四千万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万万之人民,所需兵力,当为几何?诚使我全国同胞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随时随地皆能发动坚强之抵抗力,敌之武力,终有穷时,最后胜利,必属于我,所谓当坚决抱定抗战必胜之信心者此也。三、日本侵略中国实为其侵略世界之开始。中国自抗战之初,揭橥二义,为民族生存独立而战,同时即为国际和平正义而战;数月以来,虽国际之制裁尚未充分发挥,而公理之是非固已大白于天下。吾人对于此种伟大使命,既已毅然承当,则不问国际形势前途如何,必当尽其在我,初不必遽形失望,尤不可稍存依赖,但使世界正义不终梏亡,则吾人目的必有达到之一日。任重道远,不容少懈,此尤全国同胞所宜深念者也。中正受命党国,有进无退,当此存亡呼吸之际,愿与吾同胞共勉之!」

民国二十七年(1938)蒋公日记选

我空军飞倭示威宣传,须早实施,使倭人民知所警惕。盖倭人夜郎自大,自以为三岛神州,断不被人侵入,此等迷梦,吾必促之觉醒也。
九一八紀念,至今第七年矣,收復國土,湔雪國恥,全在今日之抗戰,能不奮發自強乎!

开除汪兆铭党籍决议文(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1939.1.1)

汪兆铭承本党付托之重,值抗战紧急之际,擅离职守,匿居异地,传播违背国策之谬论。艷日来电,竟主张以敌相近卫根本灭亡我国之狂悍的声明为根据,而向敌求和。一面腾之报章,广为散发,以建议中央为名,逞摇撼人心之技。而其电文内容,尤处处为敌人要求,曲意文饰;不惜颠倒是非,为敌张目;更复变本加厉,助其欺蒙。就其行为而言,实为通敌求降;充其影响所及,直欲撼动国本。我国为救亡图存,发动抗战,百余万将士之死伤,数百万同胞之牺牲,惨痛深切,无非欲根本消灭敌人侵略之毒计,以永保我国家民族世代永久之生命。年余以来,国民则精神团结,将士则踊跃用命,万衆一心,咸集中于本党 总裁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坚毅不屈,有必达胜利之自信。今敌人谋我之野心益彰,伎俩益毒,即吾全国之敌忾愈切,决心愈坚。汪之所言,不特为中央所痛绝,实亦为全国民衆所不容。查战争期间,任何国民,绝对不得违反战时国策之决定,而自作主张。本党纪律,更绝对不许逾越党的正式决议,违反党的规则,而以个人发表意见。汪兆铭此种行动,其为违反纪律,危害党国,实已昭然若揭。大义所在,断难姑息,即予永远开除其党籍,并撤除一切职务,藉肃党纪,以正视听。我国民须知抗战决胜之最要关键,惟在意志统一,精神不贰,我民族在昔迭遭外患,如宋如明,固仅为一姓一家朝代之溃灭,而非为我民族之覆亡,然其致败之原,则皆由当时朝廷少数奸邪精神慑服,天良丧尽,以致灭亡,决非民族与国力不能抗敌也,故今日抗战,非整肃纲纪,不足以振作精神,非袪除携贰,不足以战胜强寇,综观敌人最近之毒计,实欲威胁我精神,而导我于分裂覆亡,本党深知我全国同胞民族意识,普遍发扬,春秋大义,深入人心,只须坚定不移,奋斗不屈,严守国策,统一意志,最后胜利,自必实现。今后抗战国策,一以本党 总裁上月二十六日在中央纪念周所发表之演讲,为唯一标准,愿我全国同志及将士同胞,本此意志悉力以赴,其有背越斯旨之一切言论与行动,皆为国家利益与法纪所不容,必与国人共同摈弃,以保持战时意志之严整,而完成我三民主义革命救国之使命。

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国同胞书(民国二十八年元月廿二日 1939.3.12)

「今日为 总理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中正谨以庄敬严肃之至诚,宣布实行全国国民精神总动员,所有纲领办法及国民公约,业已发表全文刊登各报。 总理有言:人者有精神之用,非专恃物质之体。又曰:武器为物质,能使用此武器者,全赖精神,两者相较,精神力量居其九,物质力量仅占其一。 总理尽瘁革命,身经战阵,凡此遗教,均为躬亲体验,信而有征之言。稽之革命史实,吾人最初以赤手空拳,推倒满清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其后誓师北伐,扫除军阀障碍,完成国家统一,亦均赖精神制胜,乃克奠此始基。不幸革命未成,导师早逝,国难日深,外侮日亟。今抗战入于第二期,北望燕云,东瞻京国,寇虏之凶锋未戢,陵寝之瞻拜莫亲,无数同胞之涂炭待救,国家民族之命脉犹在存亡呼吸之中,而革命建国事业成功,犹极辽远,推原所以致此之故,纯由吾人对 总理主义与遗教服膺不力,信奉不诚,精神未能振作,意志不能集中,或虽振奋一时,而未能强毅不懈,以致敌寇朝野,竟尚有打击吾人精神与收揽吾国人心之狂想,自侮人侮,非尽无因,以是思耻,耻可知矣。当前国运之危殆,强寇之猖狂,既由吾人已往精神行为之颓惰散漫,因而召此不良之结果,今当抗战之际,天下兴亡,所系至巨,若犹不悲愧奋发,急起直追,共同努力于民族之固有道德,一致发挥 总理之革命精神,集结于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三个共同目标之下,扫荡萎靡腐败之障碍,养我蓬勃奋发之朝气,各竭所能,各尽其职,以戮力奋斗于抗战建国之大业,将何以自救而救国,亦何以上对民族祖先,下对后世之子孙。中正痛 总理之不作,念遗教之可循,确认国民精神总动员实为建军建国克敌制胜之基本,循是而行,则一可当百,十可当千,切望我前方后方之全体将佐士兵,全国各省市各界男女同胞,矢诚矢信,对纲领揭示各点,深切体察一致实行,誓行国民公约,确立抗战意志,以精神之改造着于实际之行为,期对我 总理逝世十四周年作具体之纪念,用慰 总理与阵亡军民先烈在天之灵,所以竭尽吾侪后死者尽忠报国之天职者在此,所以湔雪我中华民族被暴敌侵略蹂躏淫掳焚杀莫大之耻辱者亦在此。语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务当表里贯彻,切勿视同寻常。」

告全国军民同胞书要旨(民国二十八年双十节 1939.10.10)

(一)临此开国纪念,全国同胞,缅怀先烈,瞻望前途,必皆激励热诚,誓驱敌寇。
(二)革命事业绝无侥幸速成之理,大家要承继先烈赤手空拳为国奋斗之精神。
(三)战地同胞应普遍发动破坏敌伪之经济组织与交通建设。
(四)发扬春秋大义,昌明礼义廉耻,制裁汉奸,涤除败类。
(五)抗战目的之贯彻,有待全民族力量之发挥,全国同胞要重振二十八年前开国的精神,披荆斩棘,完成抗战建国的使命。

唁吴佩孚文(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廿四 1939.12.4)

「顷闻子玉先生因患牙疾,竟致不起,噩耗传来,殊深怆悼。溯自寇患凭陵,于兹八载,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许国,比岁以还,处境弥艰,劲节弥厉,虽暴敌肆其诱胁,羣奸竭其鼓簧,迄今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义炳耀,海宇钦崇,先生之身虽逝,而其坚贞之气,实足作励兆民,流芳万古,除请政府优颁饰终令典,以彰明德外,务希善体遗志,节哀顺变!」

通电慰问各战区将士文(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廿一 1939.12.31)

对日抗战已历三年,当此岁序更始,遥念诸将士,转战前线,备极辛劳,尤以战时运输艰难,军中供给不无匮缺,我诸将士忍寒苦战,愈久愈奋,此次冬季攻势,咸能踊跃効命,不惜牺牲,轸念之余,良用嘉慰。现敌人在外交、政治、经济各方面竭尽挣扎,均属徒劳无功,我最后胜利之基础,于此次攻势益加强固,更望我全体袍泽日新又新,益加淬励,早竟杀敌之全功,以慰全国同胞之期望。际此岁除,特饬主管机关,按师备办食品,运往前方,以示犒劳,如有远道不及送达者,亦望各师部以所得金额,就地悉数购备现品,按名分发,期使全体官兵,普沾中央慰劳之德惠,咸能领受本委员长时刻系念之至意。精神感奋,全军一心,共尽我革命军人之天职,实所深盼,并逐层晓谕共相激勉为要。

祭张自忠通电勗勉全体将士文(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廿二 1940.5.28)

张总司令荩忱殉国之噩耗传来,擧国震悼,全军擧哀,今其灵柩已于本晨运抵重庆,中正于悲恸之余,谨述其英伟事迹,为我全体将士告,追维荩忱生平与敌作战,始于二十二年喜峯口之役,迄于今兹豫鄂之役,无役不身先士卒,当喜峯口之役,歼敌步兵两联队,骑兵一大队,是为荩忱与敌搏战之始,抗战以来,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而临沂之役,荩忱率所部疾趋战地,一日夜达一百八十里,与敌阪垣师团号称铁军者,鏖战七昼夜,卒歼敌师,是为我抗战以来克敌制胜之始,今兹随枣之役,敌悉其全力,三路来攻,荩忱在枣阳之方家集独当正面,断其归路,毙敌无算,我军大捷,假荩忱不死,则此役收效当不止此,今强寇未夷,而大将先陨,摧我心膂,丧我股肱,岂惟中正一人之私痛,亦我三百万将士同胞之所同声痛哭者也,抑中正私心所尤痛惜者,荩忱之勇敢善战,比皆知之,其智深勇沉,则犹有世人未及者,自喜峯口战事之后,卢沟桥战事之前,敌人密布平津之间,乘间抵隙,多方以谋我,其时应敌之难,益有千百倍于今日之抗战者,荩忱前主察政,后长津市,皆以一身当樽俎折冲之交,忍痛含垢,与敌周旋,衆谤羣疑,无所摇夺,而亦未尝以一语自明,惟中正独知其苦衷与枉曲,乃特加爱护矜全,而犹为全国人士所不谅者也,迨抗战既起,义奋超羣,所向无前,然后知其忠义之性,卓越寻常,而其忍辱负重,杀敌致果之概,乃始大白于世。夫见危受命,烈士之行,古今犹多有之,至于当艰难之会,内断诸心,苟利国家,曾不以当世之是非毁誉乱其虑,此古大臣谋国之用心,固非寻常之人所及知,亦非寻常之人所能任也,中正于荩忱信之尤笃,而知之特深,荩忱亦艰贞自矢,不负平生付托之重,方期安危共仗,克竟全功,而乃中道摧折,未竟其志,此中正所以于荩忱之死,重为国家前途痛悼而深惜者也,虽然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我三民主义之精神,即中华民国之所由建立于不敝者也,今荩忱虽殉国,而我三民主义之精神,实由荩忱而发挥之,中华民国历史之光荣,实由荩忱而光大之,其功虽未竟,吾辈后死之将士,皆当志其所志,効忠党国,增其敌忾,翦此寇仇,以完成荩忱未竟之志,是荩忱虽死犹不死也,愿我全体将士,其共勉之。

国民政府设重庆陪都令文(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初五 1940.9.6)

四川古称天府,山川雄伟,民物丰殷,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政府于抗战之始,首定大计,移驻办公,风雨绸缪,瞬经三载,川省人民同仇敌忾,竭诚纾难,矢志不渝,树抗战之基局,赞建国之大业,今行都形势,益臻巩固,战时蔚成军事政治经济之枢纽,战后自更为西南建设中心,恢闳建置,民意佥同,兹特明定重庆为陪都,着由行政院督饬主管机关参酌西京之体制,妥筹久远之规模,藉慰舆情,而彰懋典。

中国政府日宣战文(民国三十年十月廿一 1941.12.9)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所以保衞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罚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容忍,冀其悔过,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擧凡尊重正义之国家,咸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宣战并告全国军民书全文(民国三十年十月廿二 1941.12.10)

「全国军民同胞公鉴,倭寇怙恶罔悛,多行不义,今竟以卑劣险诈之伎俩,策应欧洲轴心国家,实行其三国同盟联合侵略之行动,且以九一八奇袭我沈阳之故智,突击我英美各友邦,掀起太平洋滔天之战祸,演成世界人类空前未有之浩刼,我国民政府为申张国际正义,保持人类文明,已对日本正式宣战,并对德意两国同时宣战,宣告中外,谅已周知。溯自日寇侵略我东北以来,全国同胞十载奋斗,百折不挠、抗战四年,坚贞弥励,原冀膺惩日寇之野心,保全我禹甸之完整,促戎首之崩溃,以遏侵略之凶燄,今狂妄之倭寇,不惟毫无悔祸之意,且更联合轴心之德意,益复肆其凶狡之毒谋,东西两半球民主各国,今已共起回应,声罪致讨,自兹世界上反侵略国家与侵略暴力,已划然分为两大鲜明之阵营,我国为首受侵略战祸之国家,尤应负荷绝续存亡之重任,吾人深信人类不绝,公理永存,全世界十分之九以上之人类,皆为保衞其民族自由与正义和平而努力,侵略者之终归覆灭,固无待于蓍龟,惟今日以前,吾人之牺牲奋斗,在于扫除侵入国境之敌寇,而今日以后,且将与英美苏联以及世界上爱好正气和平之各友邦,共同一致并肩作战,以澈底消灭人类之蟊贼,共奠世界永久之和平,我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及秉承三民主义以自救救世之中华民族,自兹更须负起空前重大之使命,今后吾人诚能奋发努力,不唯我抗战目的克以完全达成,我国土主权必得整个恢复,即世界正义之胜利亦得以提早实现,否则,若精神稍有怠弛,使日寇及侵略轴心,得以延长其作恶之时期,则不唯无以对抗战以来英勇牺牲之军民先烈,亦更无以对共同奋斗并肩作战之友邦。临此存亡安危千钧一发之际,切望我全国军民以悲愤壮烈之精神,十倍奋发其过去四年来坚苦战斗之意志,再接再励,以完成吾人神圣之使命,我海内外之军民同胞,务必认识我先圣先烈所传遗民族伟大之精神,认识我抗战成败对世界安危之关系,更须认识吾人今日之奋斗,对于后代子孙幸福,及人类整个文明,有决定之力量,吾人过去之坚苦奋斗,已造成对倭抗战胜利之基础,而今日反侵略国家之利害成败,尤为呼吸一体,集中全世界百分九十之人力物力与侵略者共同搏斗,吾人之阵营固更见雄伟,吾人之前途乃益见宏远,而吾人之任务亦弥见艰巨矣,切望吾全国同胞自今伊始,更须紧张严肃,重视责任之所在,各竭其能,各尽其责,不辞一切艰苦,不惜任何牺牲,绝对扫除苟安自私之心理,共作最大最后之奋斗;吾海外侨胞,同为黄炎冑裔,应尽其赤诚,奋其伟力,各就所在地区,贡献所有力量,协助友邦,消灭共同之公敌,造成祖国之荣誉;吾全国将士,更应切认今日为吾军人奋发图报唯一重要之时机,亦为国家民族存亡荣辱之关头,宜更沉着坚忍,英勇奋发,以收获九一八以来血肉所造成之战果,而勿贻九仭一篑之愧悔,擧国一致,同心协力,有进无退,有我无敌,以雪我国家十年之积耻,纾我被难同胞无限之奇辱,内以恢复领土主权,完成我抗战之目的,外以昌明国际正义,求得我中华民族振古未有之光荣,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枢机在握,千载一时,惟我全国军民同胞发扬蹈厉,矢忠矢勇以赴之。」

蒋总司令诫勉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令(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初四 1942.1.20)

太平洋战事展开以后,我抗战军事更见重要,欲达到反侵略国家同舟共济之胜利,必须我全国军民咸抒赤忱。今后我全国各部队,更宜严守纪律,统一组织,服从命令,竭尽革命军人之天职,则歼灭顽寇,可立而待。至于饷弹接济,自无问题,惟在经理人事,必须统一于中央,则精诚团结,号令严明,而最后胜利乃可操左券,此全在我全体袍泽共同奋勉,急起直追以图之。尚望勗励部属,积极奋斗,中必当综持全局,以无负自身职责与我全体袍泽之望也。

蒋公感丘吉尔演说日记(民国三十一年三月廿八 1942.5.12)

先是,英国邱吉尔首相于十日发表演说,独重美、苏,而于我军之抗战及救援缅甸之贡献,则无只字提及。 公因自记所感曰:「观邱吉尔之演说,对战局独重俄国,兼及美国,而于我国之抗战,则只字未提。际此缅战初败,我军被欺受诈,为其牺牲,今尚在缅被围,未脱险境,彼不仅不加救援,而对我援缅之贡献,竟未言及,此种恶劣之态度,既背乎情,又乖于理,诚可憎之至矣。古人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今更觉英人不可与共事也。」

国民政府明令抗战殉职张自忠等三十八员入祀忠烈祠文(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廿四 1942.12.31)

表忠之典,观感攸资,战死之荣,古今所尚,溯自抗战军兴,时逾五载,凡我统军将领及守土员司,莫不戮力中原,同心御侮,英勇战绩,炳耀寰区,其或矢死靡他,见危授命,身膏锋镝,气壮山河,尤足振起人心,增光史册,至如巩固后方,遥为策应,戢奸除暴,力靖妖氛,未睹大功告成,不幸猝罹于难,虽死事有殊,而精忠无二,芳徽律烈,薄海同钦,允宜昭肃明禋,并隆肸飨,用彰崇德报功之盛,益励同仇敌忾之风。兹查已故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陆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陆军第四十二军军长冯安邦、陆军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宝、陆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陆军第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陆军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继、陆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陆军第二军副军长郑作民、陆军第五十三军副军长朱鸿勋、陆军第一百三十二师师长赵登禹、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陆军第一百四十五师师长饶国华、陆军第一百二十二师师长王铭章、骑兵第六师师长刘桂五、陆军第一百一十四师师长方叔洪、陆军第一百七十三师师长锺毅、陆军第七十师师长石作衡、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陆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陆军第四十二师师长王克濬、陆军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陆军第七十一师师长樊钊、陆军第十七师副师长夏国璋、陆军少将追赠中将刘震东、陆军第一百九十师副师长赖传湘、东北游击司令唐聚五、山东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晋西游击司令朱世勤、陆军第五师指挥官李翰卿、陆军第一百七十三师旅长庞汉祯、陆军第一百七十一师旅长秦霖、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陆军第六十六师旅长姜玉贞、陆军第七十师旅长赵锡章、山东省政府驻鲁东行署主任卢斌、军事委员会参议马玉仁、陆军第八十八师团长谢晋元。均因抗战在事殉职,应予一体入祀首都忠烈祠,并同时入祀全国各省市县忠烈祠,以资矜式,而励来兹。着由行政院分别转饬遵照办理。此令。

蒋公一日(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初七 1943.4.11)

十一日 召见自上海四行仓库孤军脱险来渝之士兵八人,备加抚慰。抗战至最艰苦阶段,同胞生活困苦, 公自记所感曰:「公务员生活穷困万状,妻室以产育无钱多谋堕胎者,有医药无费,病贫益深者。华侨在粤有鬻子女过活者,河南灾区,饿莩载道,犬兽食尸,其惨状更不忍闻。天乎!若不使倭寇从速败亡,或再延长一二年,则中国势难支持,余将不能完成上帝所赋予之使命矣!奈何!苍天上帝,盍速救我危亡乎!」

开罗会议宣言(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七 1943.12.3)

三国军事人员关于今后进攻日本之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三盟国决以无保留之海陆空军力,以打击其残暴之敌人,此种压力之增加业已在望。三大盟国因遏阻惩罚日本之侵略,乃出于战争。三大盟国之目的不在谋取自己之利益,亦从未计其国土之展拓。他们的目的在剥夺日本在一九一四年以后所占得之太平洋各岛屿。所有日本窃夺之中国一切土地,如满洲、台湾、澎湖,均应由中华民国恢复之。日本因贪欲武力所占取之土地,亦应予剔除。三盟国念及朝鲜人民久受奴隶待遇,应使朝鲜在相当时期内,享得自由与独立。根据以上所认定之目的及联合国其他一致之精神,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重大而长期之战争,必达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后已。

日本投降书全文(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廿六 1945.9.2)

吾等受命代表日本天皇、日本帝国政府、及帝国大本营接受合衆国、中华民国及大不列颠联合国王国政府首领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波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同之联合宣言所列擧之条款,上述四国,以后称之为联合国,吾等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所辖之日本军队,以及在日本节制下任何地方之一切军队,悉向联合国无条件投降。吾等兹命令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军队,及日本臣民,即刻停止敌对行为,保存所有船舶、飞机、及军用民用财产,并防止其损失,服从联合国最高统帅可能提出之一切要求,或日本政府各机关在联合国最高统帅指示下所提之一切要求。吾等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立即通令所有日军司令及不论何地受日本节制之所有军队之司令无条件投降,并命其所辖之部队一律投降。吾等兹命令所有民政官及陆军海军军官,遵守及实施联合国最高统帅认为使此次投降生效所应有之一切公告命令与指示,吾等并命所有此等官员保留其职位,继续其非战斗之任务,但由联合国最高统帅或在其命令下特别解除职务者则为例外。吾等代表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矢忠执行波茨坦宣言之各项条款,并遵照联合国最高统帅或任何联合国指定之代表之要求,发布一切命令,及采取一切行动,以求宣言之生效。吾等兹命令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立即解放刻在日本管制下之所有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人民,予彼等以保护照顾及给养,并即输送彼等至指定之地点。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应受制于联合国最高统帅,联合国最高统帅将采取其所认为实施此等投降条件所应有之步骤。日本天皇及日本帝国政府代表重光葵(签字)日本帝国大本营代表梅津美治郎(签字)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合衆国、中华民国,联合王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暨与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国,共同接受降书于东京湾米苏里号战舰。联合国最高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合衆国代表尼米兹元帅、中华民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联合王国代表福拉塞上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代表狄里夫扬柯中将,澳大利亚联邦代表浦列米,加拿大国代表柯司克列失,法兰西代表克列克,荷兰国代表赫尔佛尼兹,纽西兰代表依西特。

答田岛书(张问德)

田岛阁下:
来书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借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则余必将予以同情之考虑。然事态之演变,已使余将可予以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刺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五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遂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以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至为阁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横被鞭笞;或已送往密支那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污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予,此种赐予,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谴责,而于遭受痛苦之人民更寄予衷心之同情。
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何如,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所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愿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供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回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枪刺胁迫生活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颓垣之上重建其乐园。则于他日我中国也不复遭受侵凌时,此事变已获有公道之结束时,且与日本已恢复正常国交关系时,余愿飞往东京,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携带有武器之兵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在上者苍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依然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踞,所有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故余谢绝阁下所要求之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常德守卫战-国军五十七师电报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冯友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院。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

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

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者一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爰就歌辞,勒为碑铭。铭日:

痛南渡,辞官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峣嵲。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徼,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见倭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自识》

碑建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原大饭厅后小土山上。文为余30年前旧作。以今观之,此文有见识,有感情,有气势,有词藻,有音节,寓六朝之俪句于唐宋之古文。余中年为古典文,以此自期,此则其选也。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有蕴于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今日重读,感慨系之矣。敝帚自珍,犹过于当日操笔时也。

赞 (3)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