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鸣

  《浮生六记》一无名小册,倾倒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莫不交口称誉,羡若天仙。沈复与芸娘,青梅竹马、伉俪情深,然并不妨沈复经商时宿妓寻欢,得意之情溢于笔端,且毫无愧色。此或今人之大不解处。尤不可解者,芸娘为沈复觅小妾,处心积虑,百般罗致,后意中人为有力者夺去,芸娘竟以是死之。芸娘死,沈复“蒙赠”一妾,“纷纷扰扰,又入春梦矣”。此殆芸娘之所见爱于文人者乎?

  有一大学同窗,上学时处有同校晚一届女友,其时即甚相得,尝见其在宿舍为女友洗脚,颇觉温馨。毕业后,该同窗尚留武汉陪女友,期年女友也毕业,方同赴广东。去年余在广东时曾过访彼处,亦稍稍得闻其近年境遇。毕业一两年,运势不佳,工作本不易得,又不幸所有证件一概遗失,窘迫之下曾至工厂做工,至近年方有好转。育二女,相隔不过岁余,其妻遂不复工作。余观其二人,固可谓清贫,盖未尝有丝毫烟火气。其时该同学即已以车代步,近闻又贷款添置新房,小女甫断乳,其妻已谋复出工作。出处进退,可谓从容矣。此般不离不弃,真余所深羡而不知奚从者也。

  《聊斋志异》,余素喜之。《毛狐》一篇,余以为蒲氏半讽世人半是自嘲,亦深有味。有农氏子与狐仙合,向狐仙索金,狐仙不应,强之则贻假金绐之,及识破,答汝命薄无福消受真金。农氏子曰狐仙皆国色,君何不然,狐仙曰此亦随人现化,汝且无一金之福,落雁沉鱼,何能消受?文末,蒲氏深有感焉:“随人现化,或狐女之自为解嘲;然其言福泽,良可深信。余每谓:非祖宗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博高官;非本身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得佳人。信因果者,必不以我言为河汉也。”呵呵,浦氏此论,诚平心静气之良药哉!

赞 (0) 打赏

0

  1. 紫云居士很喜欢孙方先生这篇文章,用文言娓娓道来,简朴流畅,不拘泥于古文遣词造句,重在说理,把朴实的道理讲出来,亦不觉造作——这不正是“文以载道”的精神吗?并且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文言复兴的方向。 “琴瑟和鸣”是形容夫妻情笃意合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夫妻之间相互的欣赏和信任是最根本的。《浮生六记》中,沈复在妻子逝去后,奉劝后人不要爱的太深,恩爱夫妻不到头,这种说法其实是矛盾和苍白的,他何尝不明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道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只是一介穷酸寒士,没什么能耐和财富,否则不至于妻子落难,诸事不成。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言不虚呀。另外这毕竟是百年前的故人旧事了,当今中国社会和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更欣赏后面提到的同学,不带烟火气,平常心度日,但是这的确是个美丽的挑战。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辞不达意,还请大家讨论指教。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